15838155380

【两会特别报道】何文波委员:突破资源与环境双重约束提高国家重要金属资源安全保障度

   日期:2021-03-08     浏览:100    
核心提示:标题:【两会特别报道】何文波委员:突破资源与环境双重约束提高国家重要金属资源安全保障度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自主
标题:【两会特别报道】何文波委员:突破资源与环境双重约束提高国家重要金属资源安全保障度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分行业做好供应链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加强国际产业安全合作,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2020年,我国高炉生铁产量为8.88亿吨,占全球产量的68.3%;进口铁矿石11.7亿吨,占全球进口量的76.1%,铁矿石对外依存度超过80%。与此同时,我国对进口焦煤、废钢、石灰石等的需求也在攀升。

“从上述数据来看,铁矿石、焦煤、废钢等作为钢铁工业最重要的原燃料,对外依存度均较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执行会长何文波说。

与此同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钢铁业是二氧化碳排放较大的行业之一,到2025年我国钢铁业要全面达到超低排放标准。

综合来看,何文波认为,钢铁业需要突破资源与环境双重约束,统筹资源配置结构与低碳工艺适配性;需要统筹铁矿石、焦煤、废钢、石灰石等境内外资源配置的战略设计和体系化建设,提高包括钢铁在内的重要金属资源的安全保障度。这也是何文波带来的提案《跨越资源与环境双重约束 提高国家重要金属资源安全保障度》的主要内容。

图为何文波

何文波告诉《中国冶金报》记者,我国钢铁行业目前在资源和环境领域面临双重约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国际铁矿石供给呈寡头垄断格局,并有进一步增强的趋势。全球四大铁矿商合计产量占全球的50%、出口量占全球的65%,垄断优势明显。在2020年全球生铁减产的背景下,我国进口矿价从2020年初的90美元/吨飙升至2021年初的172美元/吨,严重侵蚀着中国钢铁业的利润。

第二,国内矿山企业税费负担重,铁矿建设项目审批环节多,制约国内铁矿增产。国产铁矿原矿产量从2015年的13.81亿吨降至2020年的8.67亿吨。其主要原因:一是国内铁矿企业税费负担重。据钢协对22家铁矿企业调研,企业需缴纳税费及采矿权收益金、征地费共计24项,全部税费约占主营业务收入的16%,成本压力较大。二是国内铁矿开采与发展受国土、环保、安全等多方面限制,行政许可事项多、周期长,不利于提高国产矿供给能力。

第三,优质焦煤资源国内不足且进口不畅。随着我国高炉大型化和源头治理污染的需要,使用低硫焦煤和优质主焦煤成为必然选择,而我国这类焦煤储量较少。

第四,国内废钢资源供应偏紧、价格偏高制约电炉炼钢发展。2020年,我国社会废钢使用量约为1.8亿吨。因社会废钢收购多来源于社会居民、个体工商户、非经营性企事业单位及经营性工矿企业,而社会居民、个体工商户到税务局代开普票或专用发票年销售额不超过120万元、500万元,导致废钢资源收购受到制约,进而导致废钢供给偏紧、价格高企。2020年与2015年相比,废钢采购成本上升了177.6%。

针对上述现状,何文波建议,要从内循环和外循环同时着手来解决具体的问题:

首先,要夯实内循环基础。具体来看:一是把扩大国产铁矿石供给作为近期补短板的最主要手段,在政策上给予国内铁矿企业5年~10年所得税的减免;取消不合理的限制国内铁矿开采的规定,加快简化新矿山开采审批流程。二是加快解决废钢税收问题,将废钢增值税退税比例由30%升至70%以上;解决废钢回收企业增值税无票可开的问题,统一所得税核定方法,明确企业自制凭证作为有效记账凭证,或由税务机关统一制订收购凭证用于现金支出的成本核算。

其次,要统筹外循环布局。一是成立1家~2家海外铁矿资源开发企业,统筹已有海外资源,集中力量加快推进资源开发和扩产。据统计,目前我国掌控的境外铁矿权益资源量超240亿吨,但权益矿年产量仅为1.6亿吨。二是借助境外铁矿资源开发平台,布局拓展优质焦煤及辅料的开发贸易渠道,以及符合我国进口再生钢铁原料新标准的加工基地和进口渠道。2011年~2020年,全球年废钢出口最高约达1.06亿吨,最低约为0.84亿吨,差值达2180.3万吨,即国际废钢出口量有弹性,但有些废钢需在境外加工后才符合我国进口标准。三是调整钢铁产品进口政策,鼓励钢坯钢锭进口,限制初级产品出口,以减少国内对铁矿石的消耗,降低碳排放等。

化工危废网声明:此资讯系转载自化工危废网合作媒体或互联网其它网站,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化工危废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豫ICP备2020025050号-1